近日,有网友发帖称,考古团队在四川安岳石窟华严洞一处洞窟中发现明代题记“身生中国”按月配资,其中包含“中国”二字,被认为是川渝地区石窟寺中首次发现刻有“中国”字样的题记。该消息引发网友关注与讨论。据资阳媒体报道,安岳石窟是中国晚期石窟的高峰和代表之一,也是川渝地区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\n川渝石窟发现明代题记“身生中国”。图据安岳石窟研究院官微
\n9月29日,安岳石窟研究院文化研究科科长杨秀伟在接受上游新闻(报料邮箱:baoliaosy@163.com)记者问询时表示,“中国”二字在川渝地区石窟题记中确实较为少见,但“首次发现”的说法不准确。他介绍,目前川渝地区石窟已有唐代、宋代石窟题记中使用“中国”一词的例证。
\n“此次华严洞大般若洞题记中出现的‘中国’两字,为研究当地历史观念与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材料,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。”杨秀伟说。
\n记者从安岳石窟研究院微信公众号9月18日发布的文章《华严洞大般若洞开龛与造像年代小析》文章看到,华严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五十公里的石羊镇华严村箱盖山,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该处开凿有两座洞窟,分别为华严洞与大般若洞,其中大般若洞虽开凿于南宋嘉熙年间,但造像与题记完成于明代。“身生中国”一语,出自大般若洞洞口左侧题记《镌粧功德记》,现仍清晰可辨。
\n杨秀伟向记者解释,在古代语境中,“中国”多指中原地区,为地理与文化概念,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名称。作为政治概念的“中国”出现很晚,由梁启超先生提出。梁启超曾言:“吾中国有最可怪者一事,则以数百兆人立国于世界者数千年,而至今无一国名也。”
\n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按月配资
富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